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发声 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开放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将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便利性,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中国证监会将落实好中央部署,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落实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提升A股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面对全球经济贸易和地缘政治形势愈加复杂的局面,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证监会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努力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中国证监会始终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投资环境。今年4月份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认真抓好落实,会同相关方面就发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退市、行业机构监管、交易监管、稽查执法等出台政策文件,系统制定修订了50多项制度规则,形成了“1+N”政策规则体系。一批重点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例如,在发行上市方面,更加突出“硬科技”特色;在上市公司方面,围绕分红、回购、退市等方面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600多家公司披露2023年度分红方案,较去年同期增长11%,分红金额达到了2.2万亿元;沪深两市新增披露1345单回购方案,预计回购金额上限合计为1866亿元。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发声 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在交易监管方面,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方位、系统化的新规定。监管执法方面,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和违规减持等行为。受益于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可投资性持续增强。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和成效。市场开放方面,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扩大交易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持续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提高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便利性。截至10月底,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2788只,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过90%。融资端,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截至10月底,已办结195家企业境外首发上市备案。

机构开放方面,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截至10月底,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产品开放方面,推动A股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纳入比例不断提升。中日、中新、深港、沪港ETF互通相继开通并顺利运行,已合计推出24只ETF互通产品。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持续扩大,首家在华外资银行实现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市场交易。离岸A股衍生品工具供给不断丰富,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进一步便利了国际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11月初,首批14家证券公司试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

中国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努力打造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局面。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落实好中央部署,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落实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提升A股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支持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扩大期货市场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强化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机制,推动解决外资关切与合理诉求,加强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和监管能力建设,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随着近期各方面落实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打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陆续落地见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到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参与分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红利。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