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严益唯述评 上海海港队奥斯卡在中超效力的8个赛季,留下了太多精彩的比赛瞬间。在诸多出色的技术统计中,本文将聚焦他的场均触球次数。奥斯卡这个数据在中超不仅是独一档的,而且更是一个观察奥斯卡技术与球商的很实用的指标,这两项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天赋有关,但与青训阶段的训练也极为重要。本文将从奥斯卡的这一数据开始,结合一位亲历了中日校园足球的球员的感受,观察中日青训在无球跑动上的差距,以及培养奥斯卡这类型球员的一个必要条件——在青训中鼓励而不是灌输球员如何进行合理的无球跑动。 从2019赛季开始,随着金元足球开始退潮,中超外援的整体水平开始下降,加上之前两个赛季的磨合,奥斯卡无论在球队的更衣室,还是在中超赛场上的统治力越发不可取代。从那个赛季开始,一直到刚刚过去的2024赛季,奥斯卡的联赛场均触球次数都超过了90次,换言之,他在漫长的六个中超赛季,每分钟的比赛都有一次以上的触球。这是其他中超外援难以企及的。被称为“小王”的巴尔加斯,2024赛季的表现可谓是仅次于“大王”奥斯卡的顶级外援了。即便如此,他的2024赛季场均触球次数也仅为60.2次(场均上场时间为81分钟),与奥斯卡有明显的差距。 奥斯卡为何在中超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统治级的场均触球次数呢?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他处理球的能力出众,队友们信任他,愿意将球交给他处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奥斯卡的无球跑动,不难发现,其实他在比赛中善于接应持球队友,善于在有威胁的地方接应队友的传球,是支持奥斯卡断档领先的场均触球次数的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因素。毕竟,队友们信任奥斯卡愿意给他传球是一回事,队友能不能及时地在前场将球交给奥斯卡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没有奥斯卡的独一档的无球跑动主动接应队友,奥斯卡也绝不可能在场均触球次数上长期断层领先。 比如,刚刚过去的2024赛季海港队客场与泰山队的比赛第65分钟,当古斯塔沃在中场争顶成功带球前进的时候,他身后约10米左右的奥斯卡就不紧不慢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跟随古斯塔沃前进。随后,古斯塔沃在高准翼的拼抢下,将球顶给武磊,此时奥斯卡突然快速启动迅速前插到了对方禁区的弧顶前五六米处。以至于武磊接球后,可以很舒服地将球传给了奥斯卡。这次配合导致了海港队获得一次角球机会,并利用这个角球攻入全场的唯一进球。 如果古斯塔沃第一次控球时,奥斯卡就高速前插,他身边一定早已经有防守队员的贴身了,就很难很舒服地接应武磊的传球。如果他一直慢悠悠地移动,那么武磊控球的时候,奥斯卡很难在有威胁的地方接应武磊的传球。由此可见,奥斯卡的“高”触球不仅体现在“高”次数,更是体现在通过跑动的节奏变化,确保触球质量的“高”。他是在能够瞬间瓦解对方密集防守的地方触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球队获得更多的进球机会。 无球跑动以及无球跑动中的节奏变化,恰恰是目前中国青训的短板。 刚刚结束的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以下简称三大球运动会)中的一位参赛球员,河北队的队长马成浩,还有一个身份是熊本县秀越馆高级中学的学生。他这次回国参加三大球运动会之前,刚刚踢了103届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熊本县的预赛。他给自己在三大球运动会上的表现打了6分,而他给自己在最近一次的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中的表现打了9分。同时,他认为自己所在日本高中足球队,应该有实力进入这次三大球运动会足球比赛的前四名。而这次河北队男足在三大球运动会上夺得第八名。换言之,马成浩认为他所效力的日本高中生足球队水平不在河北队之下。为何在实力更强的日本高中生队中表现好的马成浩,回到国内代表河北队比赛时自我感觉却差了很多?马成浩给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与河北队的队友配合生疏。而配合生疏除了合练的时间太短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日青年队员无球跑动上的差异。 马成浩告诉记者,他在日本高中足球队的训练中,教练要求当一名球员持球的时候,他的队友包括守门员都需要进入到预定的位置准备接应,所以一个持球的队员往往在近处与远处一共拥有3、4个甚至更多的出球点。去日本读高中前,马成浩从小就在中国的校园足球体系里接受足球训练。他回忆在中国期间,教练往往会设计好传球线路,形成三角的组合,持球球员的出球接应点通常也就两个。而不像日本青训中,队员之间通过无数的“三角”进行传递。他感觉在日本高中的两年训练,无球跑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他也提到了日本青训中球员节奏的变化更多,一场比赛通常有球员有多个节奏,不像在国内青训时,节奏变化很少。 从18岁的马成浩这番对比中,我们不难管窥中日青训的差距的。我们不能奢望一下子就拥有奥斯卡这样技术与球商断层领先的本土球星,但是我们像日本青训那样,从小鼓励而不是灌输球员进行合理无球跑动,并重视通过变化节奏跑的训练,来实现高质量的无球跑动,提高青训的短板,让我们的球员从小就在训练比赛中积累高质量的触球次数,我们才有可能期待将来也能够拥有自己的奥斯卡——队友愿意传球,并能主动接应好队友传球的球星。